F5社区-F5技术交流中心

[原创]应用软件的围城故事_0学0

2019-12-20 14:20:40

木木学木木

5公司全球软件转型的决心已很坚决,这一阵子一直在思考怎样的模式最适合当下的转型

在这个构思变成更为成熟和影响力之前,先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是软件?-> 对比硬件而言,例如盒子类BIGIP

什么是通用软件?-> 对目基础类,例如office365

什么是行业软件?-> 对位行业属性,例如营业系统

什么是未来软件?-> 对标趋势性的,例如微服务系

同时引入一篇15年前的文章,温故一下行业软件的那些事

~~~~~~~~~~~~~~~

很多时候,很多企业为电信的很多单子而苦恼,苦恼的是能否顺利拿下单子,单子的利润是否可观?将来能养活多久;但很多时候,很多企业也为拥有的单子而苦恼,苦恼的是项目费用支出庞大,项目周期较长,项目人员流动频繁,项目回款慢甚至遥遥无期等诸多因素。拿不到单子困惑,拿到单子也困惑,这是这么个回事呢?有人说,做电信的应用软件就像围城里说的,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寻求各种机会爬进城里,而城里的人在不断地挣扎中想逃到城外,难道应用系统真的这么可怕吗?为什么?根源在哪呢?

举个现实的例子,对一个新构架、新开发的版本从需求启动到割接上线耗时一年多还跌跌撞撞,割接时间点屡次被迫延缓;而对于一个引用试点的新本地网版从需求启动到割接上线也要近半年时间,都说试点难,试点慢,可是试点出来了依然难,依然慢!项目建设所涉及人员之多,耗时之长,费用之巨令很多人不理解,员工长时间的加班再加上无法看到期望的成果,使项目实施过程出现很多不稳定因素。项目建设在沉默中匍匐前进,在矛盾中艰难推进,有的则在无声无息中慢慢消失,项目启动时的豪言壮语,能真正笑到最后的只是寥寥无几啊!

br> 为什么项目建设如此难、如此慢?为什么割接时间点屡次被迫延缓?究其原由核心的根源在于项目规划阶段项目评估不够合理、责任约定不够明确,项目准备阶段需求范围界定不够清晰,双方业务理解不够到位,项目实施阶段问题解决不够明朗,项目风险规避不够及时,项目部署阶段双方配合不够坚决,心态不够端正!从招投标开始,运营商对外提供的业务需求说明书的有些概念、功能及范围描述就不够严谨,总觉得的先列给开发商再说,让开发商慢慢消化!其中有的需求点是运营商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不同想法的合成品,有的则是原系统继承下来但将来可能都用不上的,有的则超出系统建设的范围,把脚伸到其他系统中去等等,针对以上情况应标厂商为了争取能拿下单子首先觉得先答应下来再说,待需求再确认阶段发现如果实现不了再和运营商慢慢商量,双方对需求问题的答疑和澄清也变得形式化了,为项目建设埋下一定的隐患。再说对项目费用的评估一直缺乏一个合理的规范和标准,做一个省需要多少钱?做一个本地网需要多少钱?做一个试点又是多少钱?可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厂商会出现巨大的差别,加上运营商有时看到入围厂商的报价也是跟着感觉走,能压就压,压不了就质问,”凭什么要这么多!”凭什么?凭的是技术的可行性、经验的可行性、时间的可行性、方案的可行性!对于需求问题如果遇到有经验的厂商还好点,至少到了项目实施阶段还能和运营商摆点事实,讲点道理,而对那些没做过BSS/OSS的厂商结果会如何可想而知。有时多掏点钱未必不合算,用钱砸出来的放心总比天天提心吊胆好呀!

再来说说责任约定问题,中国是个特殊的国度,特殊的国度也孕育了国企特殊的理念、特殊的处理方式,电信运营商作为国企的一个分支也难逃被染的命运。由于系统建设涉及范围颇广同时也牵涉到各方的利益,谁都不想自己负责的一块出问题,思前顾后,出了问题谁也都不愿意出来承担责任,导致项目推进过程协调难度异常大,想找我了解点东西没问题,但必须保证我这边绝对不能出问题!一个本是很简单的交流搞得架子多多,意见多多。需求是变化的,电信运营商最大的特点莫过于需求的不断更替,演变和升级,其实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需求定位的范围一般都比较模糊,再加上部分没有做过BSS/OSS的厂家凭借自己的硬件优势大打价格战,对业务理解模棱两可,再者电信毕竟是国企,好事争着邀功,出了问题很少能有魄力勇敢地站出来,给整个需求及项目实施一个有力、坚定不移的支援。由于需求定位不明确,其实有些时候运营商也很难明确,这样一来导致软件开发厂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留给运营商一个“要挟”的理由,如果没在合同要求时间内完成的就必须增加项目实施过程的市场需求,这样一来,原来的功能还没实现,又开始增加新的功能,有的时候部分新功能会影响到一个模块的实现,甚至给系统的稳定性带来隐患,软件开发商不得不咬牙顶住,可是这么一来项目进度又被迫延长,一延长运营商又提需求,再延长,再提需求,恶心循环。如果此时能有一位强有力领导站出来说,需求已在某个阶段封版,一切从原定需求出发,那还会好点,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由于项目周期一次次地被延长,员工积极性也相应的被削弱,难免产生消极情绪,更为严重的是曾经应标失败的某些厂商,从项目启动开始无时无刻不在挖对方的墙角,给人的感觉就是我进不了,你也别想过得好!今天在城外挖别人,明天自己进了城被人挖,导致优秀人员的流失。还有部分厂家甚至高打技术牌,拉拢了一批技术高手做系统,可惜始终没弄明白这个行业的条条道道,导致开发出来的东西被客户破口大骂,残酷阿!我自身也曾遇到过客户由于利益、权利、个人理念问题巴不得项目失败,可是别忘了项目建设的是电信的核心系统,所有的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全力配合,项目建设过程也迫切需要一些敢于承担责任且对业务相对较为熟悉的人来进行决策、监督、配合,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责备、消极!电信如果能像移动那样走集中化路线,把系统建设慢慢地集中到类似亚信、联创那样有实力有经验的支撑商手中,这种混乱的局面,群雄割据厮杀的情形至少会好点。

其实作为一个项目参与者也好,执行者也罢,最为无奈的是无法按事先预定的计划有序地进行,被客户牵着鼻子走,纵使允许适当的计划调整,但换来的依然不是好的解决方式。有人说国外SI不会轻易修改,更多的是让运营商适应SI,其实这个年代中国也有过,只是后来慢慢的变化了,你不做有人做,你出高价有人出低价,多少厂商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为什么?为的就是能分点蛋糕,因为他们看到其潜在的利润。而运营商有些决策人就是喜欢搞平衡,什么技术领先,业务精通,到一定程度都抛到脑后了。就拿中国电信为例,他们真的是特别注重技术和业务实现吗?难道真的要到支撑出了问题,运营跟不上,收入下降时才能醒悟吗?项目建设过程中也伴随着问题的层出不穷,遇到问题不怕,关键是遇到问题是如何有效地解决,如何将棘手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记得有次在割接总动员会上,领导们对于项目进度及出现的问题意见分歧,有位领导就抛下话语,大不了就手工处理,营业单也好、程控施工单也罢,都可以这样做,不用担心没人做不完,不做就下岗!说到底是不是还是领导不够重视、缺乏理性?不过话说回来,电信运营商在BSS/OSS、计费建设上确实比移动逊色很多,其实这里头也部分折射出两大运营商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问题,中国电信对固网业务的统治地位一直是他们引以自豪的,谈吐间总能在他们的脸上找到鄙视别人的眼光,这种情况在中国持续了好多年,也给运营系统建设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我记得在一次沟通会上,电信集团的领导对宏智事件做了一番批评后,对目前运营商提供的环境和拖欠工程款事情也做了些自我检讨,其实国内运营商也好,开发商也好,最后要的是互相合作,创造双赢,双方都要往这上面靠,才能把IT规划及建设开展得更好!

过去的几年,电信应用系统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下我们也乐观地看到如今一些省份的应用系统建设领导的重视程度让支撑厂商欣慰不已,运营商项目建设理念的变化也迫切需要软件开发商作好需求调研、尽心尽力作好系统建设,软件开发商之间多点理性竞争,尽量避免互挖墙脚的事情,一来不但可以防止对项目建设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也杜绝对电信应用系统人才的成长扮演着一种拔苗助长的角色。这些都需要软件开发商和运营商共同协调、预防和克服,也衷心地祝福那些过去曾经谱写过悲壮围城诗篇的软件开发商能在未来的路越走越好,和运营商们一起营造美好的未来,让心中的围城隔阂留给过去!

0学0 2005-8-28 中国上海

~~~~~~~~~~~~~~~

发布评论 加入社群

发布评论

木木学木木 2019-12-20 14:23:13 1

终于可以发表了

刘京玲 2020-02-21 19:10:36 0

相关文章

IoT物联网安全挑战

Simon

2020-06-23 23:00:23 802

Login

手机号
验证码
© 2019 F5 Networks, Inc. 版权所有。京ICP备160137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