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社区-F5技术交流中心

科技战“疫”背后,F5助力弘康人寿云战略转型

2020-04-13 23:32:15

UNG

        2020年2月12日,对于弘康人寿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公司单日保单数量达到了六位数量级。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弘康人寿的产品开发与IT团队在保险行业协会的感召下启动了一个紧急而特殊的保险产品——弘康安康保:新冠风险保障金。从项目启动到正式推出,仅仅用了一周时间。

        这样的速度缘于弘康人过硬的业务与技术能力,也离不开持续多年的科技投入与IT云战略的推进。事实上,过往几年,在F5、阿里云等众多IT合作伙伴的协助下,弘康人寿已经逐步实现了从传统IT架构跨向云的转变,进而驱动业务的高速成长。

应对交易暴增,IT系统“稳如泰山”

        “ 这次事发非常突然,正逢春节假期,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同事还在老家,只能在线上远程办公。”谈到新冠保险项目,弘康人寿数据网络部经理李英如是说。

        作为该项目的IT技术支持部门,李英的工作是要保障产品上线后应用稳定、快速的响应,“尽管保单量的激增在我们的预判范围内,但面对高于平常数倍的业务高峰依然对保单的装载和数据加工带来了压力。在这么紧急的项目中,F5很好地保障了网络入口的通畅,流量的均匀分配使得后端的销售、核保、短信平台等应用系统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和加工数据。”

        新冠风险保障金是弘康人寿针对新冠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基于用户当下的迫切需求紧急开发的一个保险产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关键时刻产品与服务跟得上,离不开弘康多年的技术积淀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尤其在过去的两年间,弘康人寿的IT架构开启了向云端转型的攻坚战。

携手合作伙伴,率先开启上云之路

        成立于2012年的弘康人寿从成立之初便被赋予了深厚的互联网基因。他们采取了不同于传统保险公司的运营模式,不设线下保险代理人,而是采用线上直销和渠道分销的方式驱动业务,成立第二年便盈利且保持至今。同时,在新科技的采用上,弘康人寿也做到了很多业内第一,譬如,他们是业内首个推出微信视频服务、首个人脸识别保全服务、重疾险在线智能核保,首个将全部理赔结果写入区块链的保险公司。

        2014年,弘康人寿便在行业内率先应用阿里金融云。随着阿里金融云发展更加成熟,以及自身对于数据挖掘、资源优化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弘康逐步将分发渠道、回执管理等面对高频访问,对系统资源要求较高的应用系统部署在阿里金融云上,核心系统则依然部署于本地机房。

        然而,向云端的迁移也带来了挑战,之前数据中心用的交付策略、可靠性策略、防护策略配置等不能完全适用云环境。特别是往后如果应用不同厂商的云服务时,怎么能保持策略的一致性,串联起几朵云之间的资源优势是需要提前考量的一点。除此以外,弘康人寿还希望收集更多用户访问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产品研发和互联网营销提供支持。

实现三大特性,应用交付护航业务

        目前,弘康人寿的云端应用交付部署已经完成,F5给予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其不同环境下应用交付的一致性、提供数据可视化服务,以及未来多云多活的混合云架构的实现。

(一)智能化管理与策略一致性,赋能高效运维

        首先,F5帮助弘康人寿将应用交付整合到统一的、易于管理的平台上,BIG-IP本地流量管理器(LTM) 实现了先进的负载均衡能力和全面的状态监控,以智能方式检测、管理和报告进出网络的应用流量,保护应用和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瓶颈以及时延对应用性能的影响,使应用始终保持快速响应、可用且安全。

        从策略一致性方面,F5帮助弘康人寿在多云环境下部署一致性的4到7层策略,包括防火墙安全策略、WAF应用安全策略,负载均衡的高可用策略以及DNS策略,并且监控到在每一个云环境中的流量规模、健康状况、使用态势,在多个云之间动态的分配流量,进而提升了运维效率。 这样一来,即便是面对诸如 “双十一”、“新冠保险”这样的瞬时流量增长,也能保障应用的快速响应、无异常,保证投保人最佳的访问体验。可以说,F5很好的满足了弘康人寿上云亟待解决的策略一致性问题,不论是在他们的私有云还是阿里云上都可以部署,在其他的公有云平台上也依然适用,这为弘康人寿未来的部署规划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

(二)大数据引擎,可视化助力精准营销

        与此同时,应用的可视化也为弘康人寿的营销创新、产品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F5作为数据采集探针, 可以将用户在微信号、天猫店等各个线上平台的行为数据引入到数据平台分析,通过标准化和自定义字段加工、输出,建立用户标签并构建用户画像。基于大数据分析,产品开发人员得以更精准地分析用户的风险概率并开展有效定价。

        可以说,F5全代理架构使它成为天然的大数据收集引擎,实现了云上应用的可视化。这对于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来说,做到基于大数据、精算模型,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化、差异化营销是至关重要的。

(三)VE镜像快速部署,助推多云应用交付

        弘康人寿是业内首个在金融云上部署虚拟应用交付软件的公司。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F5团队部署了一个使用本地流量管理器 (LTM) 进行预置的、可自动扩展的 BIG-IP VE 实例组,该实例组可执行统一资源标识符 (URI) 路由、安全套接字层 (SSL) 加密。同时,F5 BIG-IP VE可获取所有应用的流量,针对流量执行L7层处理,即便是TLS加密的流量也可以进行SSL offload。

        因为F5可以统一获取所有应用的请求元数据,便大大简化了针对不同应用系统进行应用性能分析、日志采集的工作。不仅如此,由于弘康的私有云数据中心内部已有硬件的F5设备,加上在云上部署轻量的VE,可以通过应用层上的一些配置可以让本地数据中心和公有云之间顺畅交互,形成多云多活技术架构。

落实开放合作,携手共谱云端蓝图

        未来,打造公有云、私有云无缝连接、可弹性扩展升级的金融级混合云部署方案成为行业内的一大趋势。对于弘康人寿而言,搭建完善的混合云架构也是未来的努力方向。F5 是当下仅有的一家可以在国内五朵公有云上提供服务的应用交付厂商,在实现这一科技蓝图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像F5这样的技术合作伙伴的通力合作。

        谈到与IT企业合作的感受,李英表示,除了快速响应的服务以外,开放、合作的态度是他非常看重的因素。 “比如,我们经常会参与F5举办的各种技术论坛,去探讨如何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来驱动业务成长。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与业内专家、同行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推动业务的顺利实施和创新变革。”

        结合自身的经验,李英也分享了给同类公司的一些建议,“尤其对于高成长阶段的保险公司,选择业界领先的品牌,以及头部、成熟的产品有利于提升创新效率,从而在激励的金融竞争中突围。”

发布评论 加入社群

发布评论

相关文章

Login

手机号
验证码
© 2019 F5 Networks, Inc. 版权所有。京ICP备16013763号-1